考研政治毛概讲义:1.3 邓小平理论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现实依据: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体系:
哲学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内容:
1.社会主义本质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还包括发展战略、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